1、掌控主权,沉淀私域,价值翻倍 先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往卖家甲在亚马逊、eBay、Wish 等第三方平台入驻卖货,不仅受到平台的规则约束,而且卖出一件算一件,从此不再有联系,相忘于江湖。此外,为促进销售,还要与众多乙丙丁等卖家抢占有限的平台“坑位”,“内卷”之风悄然兴起。 反观DTC 独立站,不仅能够砍掉中间渠道,靠高性价比产品吸引消费者;还能够掌握和消费者沟通的主动权,通过第一手数据快速迭代产品和营销方式,并将自己的私域池运营起来,不断累积-激活-沉淀-转化-复购,大幅度提升复购率和客单价,实现销售业绩大翻身。 2、利好齐发,蓝海导向,朝阳在前 再者,政策利好无疑也让中国品牌出海乘风破浪。近期,深圳市商务局发布通知,鼓励有实力的跨境电商企业,通过独立站销售渠道开拓海外市场,单项目给予200万元资助。从 7 月开始,全球最大童装 DTC 品牌 PatPat 完成超 7 亿美元融资。当下,DTC 独立站也逐渐成为国内众多品牌出海的选择。
DTC 模式比较成功的企业有什么特点?主要体现在“三力”:产品力、运营力、品牌力。围绕这三力,我们需要思考并找到以下3个问题的答案,只要掌握了技巧方法,那么怎么做DTC品牌出海就迎刃而解了。
1, 怎样突出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2, 怎样通过数字营销、海外引流,去把产品告诉更多的人?
3, 怎样建立品牌的护城河,提升品牌壁垒?
其实,这“三力”也是品牌出海的底层逻辑,需要通过产品和运营来共同塑造品牌形象,再以品牌形象反哺产品和运营,这是一个收割业务的效应三角结构。也就是说,三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1) 产品层面 有人表示就选品而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思维。因此建议大家不要盲目地追求爆款,而是要思考某一款产品会爆,要先学会反推背后的逻辑,再深挖在这个过程当中优化产品的路径,这才是一个好的选品思维。
(2) 运营层面 作为卖家,在运营角度上,首先在推广的运营层面(素材、主页、内容)突出品牌化,然后将广告素材、页面的相关度做好,从购买、物流、售后等层面注重广告受众体验的问题,将客户体验和内容做到精细化,这才是一个好的推广逻辑。
(3) 品牌层面 中国 DTC 企业普遍不擅长讲述品牌故事,尤其在面临海外不同市场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对企业塑造品牌故事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中国 DTC 企业整体较为薄弱的品牌建设方面,建议树立长远的眼光,向成熟的 DTC 品牌学习,建立品牌规划,不断打磨品牌故事,用有效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持续打好品牌建设的攻坚战,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BrandZ 全球总裁、凯度中国 CEO 王幸在《BrandZ™ 中国全球化品牌 50 强》报告中,评价了中国品牌的全球化价值。他表示,“中国全球化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双重角色。登上国际舞台时,它们不只是在销售产品和服务,更是在掀起一场规模宏大的‘改造’运动——改造全世界对中国以及中国品牌的印象和评价。”在此,我们也特别期待有更多中国品牌能依靠良好的趋势跨境出海,乘风破浪!
第一,每个海外市场当地的发展情况不同,中国出海企业需要尊重当地市场的客观情况,满足甚至引领用户对价值与体验的需求,并寻求创新化差异化发展与后端研发供应能力的持续积累,以便推出更适合、更有体验竞争力的产品。
第二,品牌的国际化并不是中国企业设计一个英文VI即可,而是品牌故事、产品故事与营销素材实现国际化,并通过完整高效的营销矩阵全方位配合,有效利用媒体、投放、社交媒体、UGC、EDM、网红等多方面资源,实现国际品牌声量与口碑的提升与积累。
第三,因为中国、印度、美国的线上跨境电商渠道占比相对较高,但是其他区域市场中,线下则是销售大盘。为此,中国出海企业需要具备线上线下全渠道的销售拓展与管理能力。
第四,为了保证优质口碑与用户推荐对品牌及销售的持续赋能,中国企业需要保证并持续提升本地市场的全面用户体验,倾听用户,高效反馈,持续互动,保证流畅可靠的消费、物流与售后“退换修服”体验,应对消费者可能出现的售后问题“敢于承诺、敢于承担”,适时适度通过利益点引导用户讲述体验、自然推荐。然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本地销售渠道,中国企业在不同的海外区域市场推进本地化销售,还需要调整相应的策略。比如,泰国和马来西亚的销售情况区别较大。泰国的销售渠道相对集中、保守,而马来西亚的销售渠道则比较松散,渠道层级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