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10月19日,第130届广交会落下帷幕。
从官方统计数据来看,本届广交会约有2.6万家中外企业参展,累计上传展品287.39万件。其中,线下参展企业7795家,累计进馆60万人次。
在参展期间,有南京的媒体问我们能不能以“广交会的变与不变”为主题,帮他们采访一些企业。
对于熟悉广交会的人来说,我刚刚列举的数据,恰恰就是本届广交会最大的变化——广交会的全称是“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最重要的原本是“交易”二字。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通过任何渠道获得有关“交易”的数据。
我与我的同事在广交会现场随机采访了20多家企业,涵盖机械、文具、箱包、医药、家居、照明等行业。有意思的是,在这些生意人口中,我们听到的内容更多与“情怀”有关。
广东瑞荣泵业有限公司分别在机械和新能源展馆都有不小的展位,董事长陈国荣是一位老外贸。
本图来源于焦点视界
广东瑞荣泵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荣先生在广交会现场接受焦点视界的采访。
我很直白地问他,“既然能有预想到这届广交会(线下几乎没有海外采购商)的情况,为什么还要参展,并且是拿那么大的展位参展”?
其实这个问题是有一个“现实”答案的,在我们的采访和此前公众号的评论里,都曾经出现过这类答案。
但是陈国荣对我们说,如果只是想做表面功夫,完全没有必要搞这么大的展位。
陈国荣在朋友圈里每天都会分享很多广交会参展的图片,这些都是给客户看的。“疫情后的第一届线下广交会,国家需要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作为企业应该义不容辞地配合,这是一个企业家的责任”。
事实上,我们不否认的确有展商在“摸鱼”,但更多的人依旧在努力地参展。
本图来源于焦点视界
在我们直播的过程中,很多现场的展商会过来跟我们说,来我们展位啊,帮我们多宣传宣传。他们努力地引导我们的镜头,努力地推介自己的产品。
我们也在照明行业的一个展位上遇到正准备直播的工作人员,她正在一遍一遍地演练台词,尽管不少人说线上(展会)的直播其实效果不好,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的热情。对于从疫情中走过来的企业来说,他们会努力去抓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这种努力,更甚于从前。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届广交会上有多少国外采购商到场或者拿到多少订单并不重要。过去一年多的疫情给全世界的制造业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痕,我们都总喜欢讲“劫后余生”,而广交会就是大家伙儿展示自己“劫后余生”的平台。
本图来源于焦点视界
之前我看过一篇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的采访稿,张向晨表示,“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而且时间越持久,就越会绽发出自己的光彩,它已成为世界的一个公共产品。”
世界期待这个“公共产品”已经很久了,而这也是本届广交会的价值所在吧。
本图来源于焦点视界
(来源:麦可谈跨境)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