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霞光社
作者 | 冯叶
当地时间11月25日,特朗普在其旗下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宣称,上任第一天,他会“签署所有必要文件,向墨西哥和加拿大所有进入美国的产品征收25%关税。”在另一条动态中,他宣称还要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关税。
选举日过去还不足一月,特朗普的关税2.0大棒已经接踵而至。尽管其在竞选过程中已经展现了对中国和墨西哥的强硬态度,但这次的宣言是他此次成为候任总统后,首次公开释放如此明确的关税征收信号。
在宣称要对墨、加征税的帖文里,特朗普特意强调了“ALL products”
图源:Truth Social
中企出海墨西哥的大趋势或将受到影响。在中美贸易战冲突升级的背景下,墨西哥曾一度成为中国企业绕开关税门槛、触达北美市场的重要跳板,以制造业为主的中企在近年来加速了对墨西哥投资建厂的步伐。
但据行内人士透露,因特朗普将上台以及经营因素影响,目前,部分中企已经延缓了投资墨西哥的计划,转而采取观望态度。
中企在墨西哥的投资热潮,或将迎来降温时刻。
“我们不会让它们进入我们的国家,摧毁我们仅存的汽车产业,因为这是一个正在衰落的产业,就像现在这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国家一样。我们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国家。我们是一个衰落的国家。”
今年十月,特朗普发表竞选演讲,反复强调其对中企通过墨西哥进入北美市场的态度。他强调要重新谈判《美墨加三国协议》(USMCA),并且,“征收任何必要的关税——100%、200%、1000%。(以保证)它们建造的这些工厂不会向美国出售任何汽车”。
特朗普曾多次重申,“我们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国家”
图源:Truth Social
特朗普的态度已然明了。如今,他进一步宣称的关税措施,也在表明其掀翻《美墨加三国协议》的决心。
中企去往墨西哥投资建厂的热度在近年不断攀升。据《日经中文网》,大型银行BBVA墨西哥对工业园区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到2025年,进驻墨西哥的企业中,中企预计占比20%。但2018年至2022年时,这一数据仅为6%。
数据增长背后的原因已经老生常谈。中美贸易冲突升级背景下,为了回避高涨的关税及政策风险,瞄准美国市场的中企需要将供应链向外转移,而《美墨加三国协议》规定墨西哥出口美国的产品可以免去关税,这让墨西哥顺势成为了中企出海的新坐标。
目前,中国去往墨西哥投资设厂的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包括汽车零部件、电机、家具及家居、消费电子等多种品类。其中,令特朗普最为介怀的汽车工业或将在关税调整下受到最大影响。
以主机厂为例——2023年2月,特斯拉宣布计划在墨西哥蒙特雷建造新工厂,但今年7月,马斯克宣称,因美国大选结果未定,特斯拉将暂缓墨西哥工厂的建设。
马斯克为特朗普站台
图源:VOA
被称为特朗普“最佳盟友”的马斯克尚且步步谨慎,中国汽车企业出海墨西哥更加举步维艰。
今年初,比亚迪透露了其墨西哥建厂计划。本月中旬,比亚迪墨西哥负责人Jorge Vallejo表示,比亚迪将很快确定首家墨西哥工厂的选址。
事情进展或许并不顺利。《华尔街日报》透露,在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后,比亚迪可能会在墨西哥遇阻,因为“比亚迪建厂可能会向特朗普及其身边的贸易鹰派人士发出错误信息,这相当于暗示墨西哥希望成为一道后门,方便中国公司向美国人销售产品。”
去往墨西哥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及其相关产业链同样会受到影响。
聚焦于汽车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苏州隆士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士丹”) 北美市场首席代表Alan,近期正在筹建墨西哥分公司,他告诉霞光社,为主机厂供应汽车零部件的公司受关税影响较大,“因为他们主要是汽车零部件标准品,量大,涉及金额高”。但隆士丹专注于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提供智能制造生产线。由于其产品属于非标准化定制,涉及的交易金额相较于零部件本身要小得多,因此,受到关税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除汽车工业之外,如果新的关税政策正式敲定,家具家居、消费电子品类中的标品也将遭受显著影响。
“很多人都对特朗普上台对墨西哥制造业的影响产生了忧虑。”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律师吕世仰告诉霞光社,他从事中国企业投资墨西哥相关的法律工作已有将近十年。“部分企业家也因此延缓墨西哥投资计划。”
然而,关税或许不是影响中企出海墨西哥的唯一原因。在某卫浴中企墨西哥工厂任职总监助理的祁嘉耀观察到,制造业中企在墨西哥的经营不太理想,“基本都不太赚钱”。他一共辗转过四家位于墨西哥的中企工厂,其中一家是国内制造业龙头,“仍然亏损非常严重。”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管理成本太高,以及中墨文化冲突严重。
而关税,则是“在骆驼背上又加了一根稻草”。“我对投资墨西哥的看法是谨慎乐观”,祁嘉耀表示。
早在八年前,特朗普就开始动用关税手段。
2016年,特朗普在竞选时宣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是“灾难”,甚至点名批评福特、开利等企业在墨西哥经营业务。2019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还表示,要从当年6月10日起对墨西哥所有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5%的关税。
但当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非直接指向贸易,而是要威胁墨西哥解决非法移民问题。彼时白宫的声明表示,“如果非法移民危机未得到解决,对墨西哥产品的关税将每月上涨5%,直到10月1日,届时税率将高达25%。”
在墨西哥当局采取实际行动遏制非法移民后,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的最终做法是取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美墨加三国协议》。除了对墨西哥、加拿大实施过一年多的钢铝关税外,其并未对墨西哥加征关税。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此次特朗普所宣称的“上台后对墨西哥、加拿大征收25%关税”政策,也指向了“为打击非法移民、犯罪和毒品”。
这让部分行内人士对特朗普是否会兑现其关税宣言表示质疑。《澎湃新闻》曾评价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的行事风格,“在本届白宫看来,对外贸易只是服务内政的一项工具。”
这意味着如果墨西哥当局再次作出妥协,特朗普或许不会对其实施严苛的关税政策。
墨西哥当局已经做出了行动——当地时间11月27日,墨西哥新任总统辛鲍姆宣布已经与特朗普进行了一次“愉快的交谈”,并称双方针对移民现象进行了战略性沟通。
辛鲍姆与特朗普宣布双方进行了会谈
图源:X、Truth Social
“美国和墨西哥之间有三个重要议题,分别是移民、毒品和贸易。但墨西哥经贸高度依赖美国,目前墨方媒体的风向是宁愿在移民、毒品问题上配合美国,递交‘投名状’,也要保住美墨贸易不受影响,因为这与本地就业深度关联。”祁嘉耀表示。
但与此前不同的是,特朗普此次对墨西哥的“关税威胁”包含了对中企绕道墨西哥建厂的不满,而墨西哥当局会迫于压力,在“中企投资”和“美国市场”中做出权衡——是要继续积极对中国招商引资,还是要保住墨西哥本国的经济?二者该如何平衡?
当前,墨西哥对此的态度如何?
从民间舆论来看,墨西哥本地人和中国商户的冲突逐渐明显,这或许会影响当地政府的判断。祁嘉耀告诉霞光社,“老百姓对中企这些年在墨西哥的投资、贸易,褒贬不一。部分中国商户入驻当地后,有墨西哥本地商户认为自身的利益受损了。而讨论这些现象的帖文下,本地人的留言几乎都是一边倒,没有人为中企说话。”
而墨西哥当局对此的态度仍然摇摆。
一方面,当地时间11月22日,辛鲍姆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墨西哥不是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和加拿大的“后门”,还称“在我们与加拿大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会晤中,我们将证明(中国)产品通过墨西哥进入的想法是错误的。”
有行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划清界限的表现,前文所提到的比亚迪建厂案例也被视为墨西哥当局正在设阻。对此,欣孚智库创始人宋欣认为,为了继续维持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不排除未来墨西哥针对中国产品采取措施,限制中国进口到墨西哥转出口,以及对中国企业赴墨西哥投资建厂加强约束。
另一方面,此前辛鲍姆曾多次强调中墨关系的向好趋势,表示要继续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当地时间11月26日,辛鲍姆在新闻发布会上对特朗普致公开信,展现出较为强硬的态度,她表示,“如果美国对墨西哥征收关税,墨西哥也将被迫采取对等措施,这可能导致两国企业运营风险上升,同时加剧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
目前来看,美墨双方还将就此持续博弈。
Alan认为,关税政策的落实仍需要长时间商议。除了中、美、墨三方将展开对话外,美国也需要考虑其如何解决内部的制造业缺口,以及,美国是否有实力吸引制造业回流?是否能解决加征关税后产生的通货膨胀?
“我判断(美国)不会轻易采取一刀切的措施,特朗普已经是第二次任总统,处事方式应当更加成熟。”Alan表示。
无论美国对墨西哥征收关税一事是否落实,考虑到美方贸易保护主义颇有升级趋势,出海墨西哥的中企仍有可能在未来持续遇到阻碍。
对于已经在墨西哥建厂的企业,祁嘉耀认为,“这是大浪淘沙,那些抗风险能力较差、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会在第一批被淘汰。”
但仍会有部分中企,能发挥自身的适应力在墨西哥立足。祁嘉耀所在的企业早在辛鲍姆及特朗普赢得大选前就提前预判,并在内部推动降本,将生产线进行数字化升级,“要减少对人力的要求和依赖”,同时符合墨西哥劳动法的要求。
行业内人士认为,出海墨西哥的中企也可以考虑本土市场以及整个拉美市场。
以汽车工业为例,拉美市场仍有较大增长潜力,中国车企的开局成绩较为理想。
2024年前三季度,墨西哥是中国汽车出口第二大目的地,仅次于俄罗斯。据墨西哥汽车经销商协会数据,今年1月至8月,在墨西哥每售出100辆汽车中,就有9辆来自中国制造商。上汽名爵、奇瑞、江淮等中国汽车品牌在墨西哥的占有率正在上升。其中,奇瑞还依靠巴西工厂辐射了南美市场,在巴西、秘鲁、智利均受欢迎。并且,江淮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车企均已计划在墨西哥建设整车工厂。
吕世仰认为,墨西哥以南不乏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比如秘鲁和智利。这让中企以墨西哥为据点辐射拉美市场的路径变得可行,但,“中企可能有必要对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进行调整。因为拉美很多国家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消费能力有限,与美国、中国都存在差距。”
吕世仰举例,某拉美快递公司出于节能减排目的,想将快递员的摩托车替换为电动自行车。对方找到了几家中国厂商,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预算有限,单价要低于2000元;第二,只能预付一半货款;第三,承接需求的中企在当地建立客服维修团队。
“大多数电动车厂商都比较难以承接这个需求,只有某家厂商专门推出了一款廉价、续航长的电动车,拿下了这个项目。尽管赚钱不多,但他通过这个项目进入了市场。”吕世仰说。这意味着中企需要对拉美市场的经营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做出取舍。
此外,在制造业回流政策的导向下,特朗普似乎已经对外资赴美建厂呈现开放态度,这是否能成为中企出海的新方向?
据《路透社》,特朗普曾表示,“我们将提供激励措施,如果中国和其他国家希望在这里销售汽车,他们就需要在美国建厂,并雇佣我们的工人。”
宁德时代对此积极回应,“如果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允许中国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中进行投资,宁德时代将考虑在美国建设生产工厂。”
但考虑到特朗普态度多变,这条路径的可行性仍然值得商榷。
Alan建议,“第一,你要看美国到底会对此出台什么政策,这对我们是否有利?第二,结合人力成本、物流成本等多方面来看,我们过去建厂后,能不能得到利润?我们当然是要获利,而不是过去给人家白送钱。现在中国有很多公司来到墨西哥后,三年以内可能都是亏损的。”
当前,特朗普权力交接尚未完成,其上台后,究竟会实行何种政策尚不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此次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征收关税的原因,仍与中美贸易战摩擦升级挂钩——这是特朗普用来回应中企迂回入局北美的方式。
在未来,中企仍要坚持“走出去”的策略,但中美贸易冲突将是一场持久战。中企需要多元化市场布局,通过转口贸易、将商品组装环节外迁、企业出海等方式应对“特朗普2.0时代”的冲击,并积极拓展“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以便在未来应对新变量。
封面/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网的朋友们)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雨果跨境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