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atic.cifnews.com/yuguo/image/logo2.png)
鉴于对电子产业“上游环节”的有限参与度,中国仍是一个技术接收者而不是全球电子行业的制造商。
中国的贸易前景取决于其电子供应链。
尽管在移动手机市场上中国企业的名字越来越多被提及,但在电子供应链方面仍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线上。
在美方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公司出售电子零件和相关软件后,中方肯定会继续推动国产芯片发展及相关研发活动。
亚洲电子产品出口额对全球电子行业的影响非常大。许多亚洲经济体的电子产品出口额至少占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电子行业的垂直整合也导致了相关经济体的贸易表现更加同步。
复杂的供应链关系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基础。一般来说,生产过程涉及从韩国和台湾进口到中国工厂的半导体和其他高精度元件,再由这些中国工厂负责将零部件组装成最终产品。
(全球半导体市场消费份额,蓝色部分代表中国)
随着中国电子品牌知名度提高,中国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也在不断上升。不过,中国制造商仍然主要关注技术和零部件组装,而不是关键的“上游技术”拥有者。
在电子市场,拥有芯片意味着拥有一切。在半导体行业,中国是买方,美国是卖方。中国半导体消费量占全球总额的58.5%,而美国在供应方面拥有一半的市场份额。
(201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生产份额,紫色部分代表中国)
芯片生产非常复杂,中国对这一领域一直处于低端环节。从201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几乎没有参与高附加值领域,在代工厂(7%)和外包组装和测试(12%)方面占据全球电子市场一小部分份额。
在芯片生产中,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和IC(集成电路)设计者获益最大。然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设计中,而不只是在包装和测试方面。作为一个快速学习者,中国能在半导体领域实现自给自足是一点都不令人惊讶的。
中兴事件凸显出芯片安全的重要性后,中国可能会加快国产芯片研发。
在“中兴禁购”事件的背景下,如果没有强劲的国产芯片供应,集成电路供应链的“短路”风险仍然很高。
我们相信,中兴事件后,中国将决心向电子行业上游移动。从这个角度看,特朗普在近期的举措将是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提振。
正如马云在今年4月所说,“美国是半导体行业先行者,美国人完全掌控着芯片市场;如果美方不将芯片卖给我们,引发的后果无法想象,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现在正寻求核心技术的原因。”
(编译/雨果网 黄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