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导致的企业复工难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以及海外市场对中国疫情的关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传统外贸及跨境电商的发展。目前中国出口电商企业面临着货源、物流、资金及企业正常运转的巨大挑战,为此雨果网推出系列报道《跨境电商“抗”疫情》,将深入剖析本次疫情对中国出口电商企业带来的各方影响,并邀请行业人士专家共同讨论对应解决方案,希望能集全社会之力,携手共渡难关。
疫情对出口电商行业的影响
米仓供应链集团CEO孙剑巍表示,此次疫情对于跨境出口领域整体的影响主要有几点:
1、工厂开工延迟,在产品组织生产上容易出现货源供不应求的情况;
2、航班陆续取消,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来往中国的人流量减少,客机出行不划算;另一方面,部分电商卖家依靠商业客机的货舱运输货物,航班一旦取消,也就意味着物流受阻,而且物流的费用可能会大幅度提高;
3、跨境大卖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华南地区,这些企业的员工很多来自内地。国家法定假期推迟,加上口罩物资缺乏,以及严格的隔离举措,员工不能按时复工,对企业来说要有强大的现金流支持,是一项重要的负担。
除此之外,在中国疫情被列入PHEIC后,多国航空取消与中国来往的国际航班和暂停中国人入境申请。其中,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等多个国家暂停所有中国人的赴美签证和入境申请;美国航空、达美航空、英国航空、加拿大航空等多个境外航空公司取消了大量与中国往来的国际航班,甚至有卖家表示海外消费者拒收来自中国的货物。
“担心的事情都发生了”孙剑巍表示:
1、超高强度的中国政府应对措施,意味着病毒传染性极强;
2、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意味着国外政府停止与中国的经贸交流,有了依据和实口;
3、美国禁止中国人以及14天前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入境,意味着恶劣的示范作用,也意味着航空公司大范围停飞中国,海外物资运送受到影响;
4、印度1月30日开始禁止一切医疗物资出口,意味着周边国家开始画地为牢,力求自保,而中国在印度的物资采购也必须终止。
一边是“不想进来”,一边是“出不去”。唯凯国际物流负责人黄刚据卖家反馈表示,海外消费者对于来自中国商品主要是下意识的恐惧和排斥。春节期间部分卖家碰到海外消费者退货和拒收的情况,这种现象在直邮B2C的模式中体现得更加显著。但是货量跟去年同期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只不过直发小包的需求肯定有下降,主要体现在东南亚、俄罗斯、东欧等区域。
时效准确物流商或受青睐,提防节后物流运价小高峰
“按往年的情况,发往海外的货物,会在春节前集中出货,提前出货。节后,一般在元宵节后逐渐恢复正常出货。但是现在由于疫情的原因,可能卖家的货量也不足,很多物流公司也没上班等各方面的原因,可能会推迟到2月10日,甚至再往后。而跨境电商企业补货的物流方式,会更多集中在选择准确时效的物流,比如空运服务、美森快船等。”广东联宇物流总裁张逸瑜推测道。
但物流企业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则取决于制造业能否照常开工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则又来自消费者的需求。
张逸瑜认为,如果制造业迟迟不开工,对联宇的中国仓库、美国仓库租金、人工都是巨大的压力,甚至将会面临Q1亏损的情况发生。因为卖家销量下降也等同于物流企业的货运量下降。如果制造业恢复得很缓慢,甚至可能到3月份、4月份才恢复制造业的生产、加工,相当于对物流企业来说,有两个月左右的真空期,这两个月的真空期,人工开支、仓租等等都是成本压力。
除却成本压力外,多位受访人均表示,眼下多国航空对中国减班甚至停飞,有些到3月冬春计划结束,达美甚至直接取消到4月30日。其他国家仍有效仿和蔓延趋势。正常来讲,春节期间春节之后都是淡季,但是今年的淡季可能会特别长。“我觉得,这种灾害在所有的企业面前其实都是一样的,那些管理差、现金流差的企业如果撑不住就很有可能消失,但是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反而会更加强大。比如像2003年的SARS,催生了顺丰这样的企业。因此,不管是被淘汰还是存活下来,都是一个自然规律”孙剑巍谈到。
针对当前的现状,黄刚认为,“如果疫情在2月份得到较好控制,3月的空运市场传统货物和电商货物需求都会有一个小高峰,运价提升概率高。电商企业可以做好自身的出货规划,调整供应链攻击,当然这都是基于中国疫情控制的进度”。
而张逸瑜则建议,物流企业是服务行业里面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率不高,人员较多,抗风险能力非常弱。今后,要往高效企业挺进,提升利润率,保持充足的现金流,让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加强。
(文/雨果网 吴桂真)
【特别声明】未经许可同意,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转载请联系:editor@cif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