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海运港口局公布数据显示,1-5月香港港口完成7075,000标箱,同比下跌-6.5%,连跌第28个月。
作为面积仅106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香港曾连续多年在世界集装箱港口排行榜上稳坐第一。然而,这个世界航运中心之城近年来风采渐失,昔日“东方之珠”的光晕正逐年淡去。
自从2004年丢了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的宝座之后,香港的排名便一路下滑,2017年以全年2.5%的跌幅跌出了2000万标准箱俱乐部,至第五位。去年是前七位中唯一一个同比下跌的城市。反观上海,已连续9年蝉联全球第一货柜港。
曾经的“世界第一大港”怎么了?
香港的港口竞争力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香港集装箱港口经济趋弱的原因,综合起来有若干因素构成,包括行业内外竞争加剧,特别是来自大陆港口城市的竞争,以及买家在空运及铁路运输上的选项增加,2018年4月爆发的中美贸易问题迟迟不见解决更使得风险大增。
《香港港口总体规划2020》的主要作者之一Jonathan Beard表示,香港的集装箱处理量多年来并未停滞不前,而是对手的进步更快。十年前,香港的港口以效率高见称,有着更好的设施、服务和基建配套,但“这种优势已渐渐消失,其他港口能够提供类似的服务质量……虽然香港的竞争力有提升,但其他港口的改善速度更快。”
深圳港、广州港近些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建设下逐渐崛起,两地更贴近内陆经济腹地、对接更加顺畅的优势,正削弱香港作为海运中转站的作用,分流已成必然趋势。
从成本来看,香港相比临近的内地港口也并不占优势,其装卸成本高于内地,人力资源、土地成本等更加高昂。货代公司如果要从东南亚地区运货至珠三角地区,在香港港中转的成本远远高于直接挂靠广州南沙港。而内地港口对香港港口造成的最大威胁在于:内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正争取放宽国家沿海运输权法规,允许外轮在内地港口开展中转业务。一旦放宽,原本挂靠香港的船舶将可能转移到内地。
面对困局,解决之道
2018年初,和记港口信托旗下香港国际货柜码头、九龙仓集团的现代货箱码头、中远-国际货柜码头(香港)和亚洲货柜码头四大集装箱码头公司宣布成立香港海港联盟,将合作管理及经营8个货柜码头的超过95%(23个)的泊位。海港联盟指出,近年来国际上有一些新的航运联盟成立,航运产业重新整固,再加上货柜船载箱量也越来越庞大,种种因素促成码头运营商联手协作,共同应对急剧变化的营商环境。
同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利好背景下,香港还有望与最大竞争对手之一广州港加强合作,形成合力。2018年11月,广州航运交易所、香港船东协会、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航运集团有限公司、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东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等18家港航相关单位联合签署倡议书,发起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港口与航运联盟,意图促进湾区港航资源共享、行业协同、国际接轨及智能发展。
港口的发展应该服从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竞争是存在的,但合作是主要的,而且广州港跟香港港的合作空间非常大。香港的航运服务业有很大优势,而广州港是大湾区内最大的综合性港区,不仅有集装箱,还有干散货、液体、汽车、化学品、粮食等等物资,再加上广州的内河驳船航线发达,随着合作机制的建立,未来肯定是合作大于竞争。
(来源:海运信息)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