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诸多自媒体都在谈论中美“脱钩”的问题,主要源于特朗普政府近期的表态:“如果中方在某些方面不正确对待美国,他必定会让中美‘脱钩’”。对于中美是否会“脱钩”以及影响,想必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美元霸主地位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和牙买加体系的建立,确定了美国的美元体系霸主地位,美元成为了黄金等价物,让美元取代黄金成为真正的世界货币。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按理说,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使用的国家越多越好,当然也包括中国在内。要知道美联储及财政部每印刷并在海外销售一张100美元纸币,就能从中赚到99美元。通过大量发行美元纸币全球薅羊毛。但是,前提是使用美元的国家,不能对美国美元体系构成威胁,否则美国肯定会把他排除在全球经济花以外。而中国经济的崛起,正在微妙的影响美元全球体系。
中国作为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还在逐步拉近与美国的差距,特别是近年来亚投行的成效,加快了人民币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地位提升。这一变化美国政府都看在眼里,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而言,它的交易需求本身就是其市场价值的来源,一旦被流通性更好的货币代替,对于美元霸主地位来说是致命打击,这也是美国政府“脱钩”主要因素。
高科技制造业
都知道,近期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力度前所未有,从限制使用安卓系统到芯片封杀,其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压制中国高科技制造业的快速崛起,通过将中国逐出全球化,抑制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攀升。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全球化经济作用下,特别是高端制造产业链分工更加全球化。就拿荷兰ASML的光刻机来说,一台光刻机的配件就有10万多个,能装满40个标准集装箱,而这10万多个零件,其中90%都是外包制造,零部件也来自全球各国国家。
但是美国想重振制造业,回归实体经济已经非常困难,不光是劳动力成本,最重要的制造业的产业链结构。既然不能重振制造业,美国就必须把制造业产业链分解,分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然后这些国家和地区又必须借助美元结算来完成分工,这样一来,即便美国不再拥有任何制造业,也可以通过美元牢牢掌控制造业产业链。
想想如果有一个国家具备全能产业链,在国内就可以进行各种产品加工制造,不但可以脱离美元的约束,还能强化本国货币的地位,同时美元的谈判筹码能力也将随之下降。而中国正是拥有全产业链能力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中美“脱钩”会怎么样?
物极必反,中美“脱钩”是双刃剑。今年3月份,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财长姆努钦17日宣布,将启动最高达到1.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美国又一次采用了“直升机撒钱”。要想这些钱不堆在美国国内,必然带来更大规模的贸易逆差。当全世界六成的贸易都在使用美元结算的时候,中国和美国脱钩,只会增加自己的交易成本。
对于美国的企业而言,其生产供应链和中国都是密切关系在一起的,如果其中一个链条卸掉,整个企业的发展就会不顺畅。另外就是企业供需关系,以美国高通公司为例,其芯片不卖给华为,每年将损失80亿美金,损失严重程度可想而知。另外,在有关数据中显示,去年全球芯片产值是4183亿美元,其中中国贡献最大,占了超过70%的份额,达到惊人的3055亿美元。这还只是美国企业的冰山一角,苹果、微软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可以想象一下。
对于中国而言,短期内的打击是肯定的,如果美国动用他的终极武器—美元,对中国也会造成更严重影响,美元它是信用货币,美元的结算系统 SWIFT 使世界各国用美元交易的贸易数据都在它的监控之下,即使你获得美元,美国依然可以通过结算系统,限制你的美元的流动性。当然这只是最坏的想法,以中国目前的经济体量,美国不是说做就可以做的,毕竟背后牵涉的企业和利益太多太多。
内循环经济模式
另外,最近非常热的一个关键词是“内循环经济”,有必要拿出来说下。(之前凡凡也写过一篇《内循环,物流的机会还是威胁?》,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下)内循环经济,简单说是自给自足,自产自销,国内生产出来的东西,主要在国内市场消化掉,以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但并不是“闭关锁国”,最终将形成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是规避中美及全球营商环境恶化有效手段。
当然除了内销循环,还是不能离开国际循环。以一带一路为例,从2013年提出到现在,已经初见成效,中欧班列规模已经成形,仅成都一站,上半年累计开行936列、41,347车。其更具深远意义的是:满车去,满车回,与欧洲形成紧密的贸易闭环。从长远看,也改变海权国家对全球贸易的“管控能力”。
结语,在没有动摇美元霸主地位这块大蛋糕之前,中美完全“脱钩”大概率是不现实的,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中美“脱钩”方向已经很明确,未来中美在科技、经济、贸易只会越来越少,相互减少依赖。
(来源:物流葵花)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