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上期为大家从宏观角度和目前可以查询到的数据从香港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政府机构、经济数据、产业结构、经贸合作以及贸易伙伴等方面进行对比,以更直观的方式对比两地之间的异同。
今天的文章,将从企业角度出发,从优惠措施到政府监管以及企业比较关注的税收、报税一些问题,进一步分析新加坡跟香港之间的差异。话不多说!马上去片,全文结构如下(本期将介绍后半部分的八个方面对比):
政府机构
节假日与工作制
宏观经济
重点/特色产业
海运
经贸合作
贸易伙伴
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举措
外汇管理
贸易主管部门
税收体系与制度
主要税赋与税率
注册企业受理机构
企业报税时间
企业报税手续
新加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举措:
第一,注重利用跨国公司提高创新实力,鼓励跨国公司在新加坡建立研发中心;
第二,注重建立开放型创新人才培育引进机制,减少人才流动壁垒,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到来;
第三,注重扶持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动,鼓励小微企业“走出去”;
第四,注重科技创新和商业化融合发展,强调科技创新的产业化应用;
第五,注重采用补贴、税收减免、设立基金等渠道促进创新投入;
第六,注重创新基础环境建设。
香港循八大方向加强创科发展,包括︰增加研发资源、汇聚科技人才、提供创投资金、提供科研基建、检视现行法例和法规、开放政府数据、改变采购制度和加强科普教育。
以“资金支持”措施为例:
创新及科技基金目前共有17项资助计划,目的包括支持研发、推动科技应用、培育创科人才、支持科技初创企业及培养创科文化。
特区政府于2017年成立20亿港元创科创投基金,以配对形式,与私人创投基金共同投资本地的创新科技初创企业,希望借此吸引外来资金流入香港,为本地创新科技初创企业带来更多投资。
截至2022年3月31日,创新及科技基金已经资助32,293个项目,核准资助金额达284.5亿港元,涵盖不同产业,包括生物科技(占总累计核准项目21.3%)、资讯科技(18.9%)、电气及电子(16.3%)、基础工业(15.8%)等。
无论是新加坡还是香港,两地在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上可谓是“不遗余力”,基本上都有相关的补贴、税收优惠、基金投入等支持企业发展。而新加坡还在此基础上通过鼓励跨国企业在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这种“迂回”方式,进一步帮助企业创新发展。
我们看一组数据:由美国康纳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报告中的排名:
中国内地综合指数排名第11;
中国香港综合指数排名第14;
新加坡的综合指数排名是亚洲国家第二,第一位是韩国;而内地的综合指数排名目前也比较强势,继续向前十名迈进;《报告》中指出“中国现在拥有与美利坚合众国相同数量的全球顶级科技集群”。在“2022年全球创新领先者”排名中,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的排名前三也是:韩国、新加坡、中国(内地)。
从《报告中》我们能比较直观看到在创新排名方面,目前新加坡相对有优势,香港目前也在“奋力直追”,而香港也能背靠“祖国”强强联手,如果能配合有效的政策措施,相信也会逐渐向新加坡靠近。但就目前来说,新加坡的创新能力和资源方面会比香港更好一点,毕竟新加坡引进了多个高新技术跨国大企的研发中心,这是目前香港比较缺乏的。
新加坡本国的外汇管理分属三大机构:
(1)金融管理局负责固定收入投资和外汇流动性管理,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和作为外汇督察机构发行货币;
(2)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负责外汇储备的长期管理;
(3)淡马锡控股利用外汇储备投资国际金融和高科技产业以获取高回报。
新加坡无外汇管制,资金可自由进出。外资企业在新加坡各大银行,如星展银行、大华银行、华侨银行等均可申请开立多币种外汇账户。企业利润汇出无限制也无特殊税费。但为保护新元,1983年以后实行新元非国际化政策,主要限制非居民持有新元的规模。
香港没有外汇管理机构,对货币买卖和国际资金流动,包括外来投资者将股息或资金调回本国(地区)均无限制,资金可随时进出香港。
香港的外汇市场成熟活跃,与海外金融中心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外币交易得以每天24小时在全球市场不停进行。内地企业更可在香港银行开立多种货币账户,使用不同货币方便业务往来或进行投资。大部分在香港的银行都提供人民币服务。
新加坡与香港都是没有外汇管制,合法资金保证都能自由进出,极大限度地保证了企业和个人的自主性。但新加坡会对限制非居民持有新元的规模,这一点政策中大型公司或者部分现金流量比较大的公司都需要留意。
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10月,中国香港、英国、新加坡、美国、日本在离岸人民币使用中分别占据72.15%、5.54%、3.82%、3.23%、0.89%。[1],随着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和适用范围的逐渐扩大,离岸人民币市场已经由港澳台地区向东南亚乃至全球拓展。
香港目前是全球最活跃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外汇及利率衍生工具市场,香港金管局已多次重申在香港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是未来的工作重心,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跨境实体经济活动的应用。人民币国际化是大趋势,而香港在这一点上是相对新加坡占优势。
而新加坡是全球第三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但总体使用占比没有香港高,离岸人民币交易的规模和发展也没有香港完善。
参考资料:
[1] 《离岸人民币市场迈入新阶段》-作者:赵雪情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图片来源:新加坡MIT官网截图
新加坡贸易工业部负责制定整体贸易政策。新加坡企业发展局( Enterprise Singapore,简称“企发局”或“ESG”),是隶属于新加坡贸易工业部的法定机构,是新加坡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其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的新加坡贸易发展局(贸发局)。
企发局下设贸易促进部,并分设商务合作伙伴策划署和出口促进署,主要职责是宣传新加坡作为国际企业都会的形象以及提升以新加坡为基地公司的出口能力。
图片来源: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官网截图
香港特区政府部门分为政策局和执行层两部分,负责制定贸易政策的部门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而执行部门主要是工业贸易署和香港海关。他们的职责分别如下: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
负责制定和协调各项经济、商业及产业政策的特区政府部门,职责范畴涵盖商贸、电讯和广播政策、推动保护知识产权及消费者权益以及促进外来投资。除上述政策事宜外还同时负责监督辖下7个部门的运作,包括驻海外的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邮政署、知识产权署、投资推广署、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香港电台、工业贸易署。
工业贸易署
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辖下部门,下辖9个部门负责管理香港对外贸易关系,执行各项贸易政策及协议,包括签发进出口证和原产地证,以及支持香港工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香港海关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辖下的纪律部队之一,负责防止走私、保障和征收应课税品税款、侦缉和防止贩毒及滥用毒品、保障知识产权、保障消费者权益、保障和便利正当工商业及维护香港贸易的信誉、履行国际义务。
香港贸易发展局
成立于1966年,负责促进、协助和发展香港贸易的法定机构,致力于推广香港作为双向全球投资及商业枢纽。香港贸发局通过举办国际展览、会议及商贸考察团,为企业寻找开拓内地和全球市场的机遇;并通过研究报告和网上资讯平台,提供市场分析和产品资讯。
新加坡跟香港都是偏“外向型经济”,所以他们的贸易管理部门也会更侧重于企业对外扩展,为区内企业开拓全球市场。经过多年发展,两地的贸易管理相关部门设置都相对完善而且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
新加坡按属地原则征税,任何人(包括公司和个人)在新加坡发生或来源于新加坡的收入,或在新加坡取得或被视为在新加坡取得的收入,都属于新加坡的应税收入,需要在新加坡纳税。另外,在新加坡收到的境外赚取的收入也须缴纳所得税,有税务豁免的除外(如:股息、分公司利润、服务收入等)。
新加坡现行主要税种有: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房产税、印花税等。此外,还有对引进外国劳工的新加坡公司征收的劳工税。
香港同样以属地为原则征税,只对来自香港的利润及收入征税。与内地情形不同,香港没有增值税和营业税,主要直接税是利得税(企业所得税)、薪俸税(个人所得税)和物业税。
两地的税收制度也是比较相似,同样都按属地原则征税,但在税收的种类方面会有一些区别。但总体来说,公司的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物业税、印花税等基础税种大家都会有。具体的税率在下一模块会详细列出。
企业所得税
新加坡对内外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新加坡不对资本利得征税,同一集团内的企业可以合并纳税,亏损弥补可无限期向后结转或向前结转一年。自2020课税年后,前10万新元部分享受75%税收减免,10万-19万新元部分享受50%的税收减免。
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两类。
居民个人包括:新加坡公民、新加坡永久居民以及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新加坡居留或者工作183天以上(含183天)的外籍个人。
非居民个人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新加坡居留或者工作少于183天的外籍个人。
一般情况下,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都要就其在新加坡取得的所有收入纳税。自2004年1月1日之后,纳税人在新加坡取得的海外收入不再纳税。
利得税(企业所得税)
(1)香港特区政府于2018年4月1日起实施利得税两级制。在利得税两级制下,法团及非法团业务(主要是合伙及独资经营业务)首200万港元应评税利润的利得税率将分别降至8.25%(税务条例附表8所指明税率的一半)和7.5%(标准税率的一半)。法团及非法团业务后超过200万港元的应评税利润则分别继续按16.5%和标准税率15%征税。
(2)企业支付的股息无需缴纳预扣税。企业收取的股息也可豁免利得税,亦不征收资本增值税。企业和个人(金融机构除外)存放在认可银行的存款利息收入,可豁免所得税。亏损可无限期结转以扣减税款。
薪俸税(个人所得税)
来自香港任何办事处或受雇工作的收入都需缴纳薪俸税。应缴税的收入包括佣金、红利、酬金、津贴(包括教育津贴)以及其他额外津贴。因在香港提供服务而取得的收入和任何长俸也须课税,应付税款按比例累进,税率由2%至17%不等。然而,每名纳税人需缴纳的税款不会高于其总收入的15%。另外,内地居民在任何评税年度留港不超过183天,可豁免缴纳薪俸税。
图片来源:Hailey的出海经验谈
我们以一个总结表格就常见的税种,将内地、新加坡、香港的税收制度差异以数字形式呈现:
香港和新加坡都实行以属地原则征税。香港只对公司和个人在香港赚取的收入征税,而新加坡则与其他离岸中心有所不同,离岸所得若汇回新加坡,需要向新加坡税务局缴纳相应的所得税,但仅限新加坡居民和居民企业。
对于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香港和新加坡都不征收,这对于投资者和高净值家庭更为友好。除此以外,香港税务的优胜之处在于只设三项直接税,常见的增值税或消费税等流转税在香港是不征收的。而对于新加坡来说,除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外,同时征收7%消费税,且税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是新加坡财政部辖下的法定机构,也是《公司法令》和《有限责任合伙法令2005》的执行机构、新加坡公司的监管机构,负责公司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管、促进公司发展。
ACRA有权根据《公司法令》对没达到合规要求的公司处以罚款,并发出传票;简单来说,ACRA是新加坡大部分公司和企业的注册局。特殊行业的代表处由职能部门分管。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负责为银行业、金融业和保险业注册代表处。
新加坡律政部则负责为外国律师事务所注册代表处。
根据香港法例第622章《公司条例》和香港法例第310章《商业登记条例》的规定,香港公司注册处和税务局下属的商业登记署是负责企业注册的法定受理机构。
无论是需要在香港成立有限公司,或是在香港设立营业地点的非香港注册公司,都必须先在公司注册处完成注册或登记手续。
根据《公司条例》,在香港注册的公司,不论其实际上是否有在香港经营的业务,都要按照《商业登记条例》的规定,在公司注册处注册日期起1个月内,为其从事的业务申请商业登记。
税务局属下的商业登记署专责执行《商业登记条例》,为在香港经营的业务(包括独资公司、合伙制企业、本地有限公司或非香港公司等)提供商业登记服务。
由于历史原因,其实香港跟新加坡在很多法例以及制度上都有其相似之处,很多规制的框架底层逻辑是相同的,只是大家在实施细节上会稍有不同。
新加坡的分类会更加细致,针对设立办事处,他们某些行业会有专门职能局负责;而香港则全部由公司注册处和商业登记处负责审查和执行。
新加坡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为年度申报。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是每年4月15日之前申报上一年度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截止日期为每年11月30日。
新加坡消费税按季度申报,季度结束后的1个月内要完成申报。纳税义务人也可向税务机关申请每1个月或每6个月申报一次。无论是每1个月申报还是每6个月申报,申报时间均为相关期间结束后的1个月内。
每家香港公司具体的报税时间均以评税通知书上的时间为准。利得税缴税通常在当年11月至次年4月,薪俸税缴税时间通常在次年1至4月,物业税缴税时间通常在当年11月及以后。
针对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两地的报税周期都是一年一次,只是香港的报税时间具体到每家公司会有所不同(根据每家公司的成立时间),新加坡则是固定11月30日为周期截止日。
新加坡除了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需要定期报税外,消费税是按季度申报,这一项是香港没有的,需要在新加坡开公司的朋友需要注意。
以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报税手续为例:
(1)纳税人在财年结束后3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估应税收入表(ECI),即便纳税人没有应税收入,也要进行零申报,此为预申报,(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获得豁免申报);
(2)税务机关在每年3月份会向纳税人寄送有编号的申报表,纳税人收到申报表后,按照要求填好,通过电子申报或邮寄等方式报送给税务机关;
(3)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报送的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并向纳税人寄出预估税通知(Notice of Assessment),纳税人应在收到预估税通知后1个月内,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缴纳税款,否则税务机关会对欠交的税款征收罚款。
香港公司注册后,每年必须还需要按时向税务局报税。香港没有营业税和增值税,香港特区政府按公司纯利润向企业征收利得税。虽然香港税务局只是“书面”要求你按时提交报税表,但是提交报税表之前,做的事情可不简单。报税表(利得税表和薪俸税表)里面包含着公司合规经营的两大模块“做账与审计”。
两地从程序上来说,企业每年的做账审计报税三大件肯定都是“必须项目”,只是各自在要求和完成流程上面稍有差别。而新加坡在报税之前,还需要报送预估应税收入表(ECI),流程上面会多了一些处理步骤,但大家最终的核心还是一样。
引用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一句经典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正如上海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倪外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香港和新加坡各有特色,也各有不足,随着亚太地区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大,需要多个金融中心来支撑地区的多元发展需求,因此两地是竞争性的共生关系,双方互相成就彼此,不存在谁取代谁。”
香港最核心的优势是“一国两制”下的独特经济地位和功能,国家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加上大湾区发展目前如火如荼;香港背靠祖国,有许多资源的支持是新加坡目前没有的,这也是香港发展的一大动力来源。
而新加坡是一个独立国家,而且得益于其地理位置,新加坡更多是辐射东南亚,为东南亚腹地服务,与香港的侧重点不一样。
两个地区,虽然目前总体情况“大差不差”,但系从细节上对比是“各有各的个性”,并不存香港与新加坡在选择上只能二选一。要选择在新加坡还是香港发展?
关键在于企业或企业家自己对目前和将来的规划,无论是企业发展规划,还是个人发展规划,选择更合适自己发展的地区,对于自己来说才是一个更好的地区。
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甚至我们可以考虑同时在新加坡and香港设立自己的事业王国?思维是开拓的,社会是发展的,没有任何东西和看法是一成不变。
(来源:Hailey的出海经验谈)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