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东南亚到底有多少独角兽?

疫情过后的一个十年,东南亚产生更多的独角兽还是很有希望的。

东南亚到底有多少独角兽?

统计东南亚有多少个独角兽其实是一项不是很吃力但是绝对不讨好的活。传统上(也就一两年左右的传统)大家认为东南亚的独角兽包括Grab、GoJek、Traveloka、Tokopedia、VNG、Bukalapak、Revolution Precrafted和Lazada。也有人把已经上市的冬海(Sea)和雷蛇算在里面 - 而去年更是出了一个除了注册在新加坡其他几乎都不在东南亚的神奇以色列公司Trax。

当然这个名单有很多问题,或者说,过度简化了:

如果你烧了大概7亿美元得出15亿美元的估值,你也是独角兽。但是这个资本利用率也有点太低了;

如果你以很高的价格出让很小的股份(比如1万美元卖了0.001%的股份)已得到独角兽的估值,市场是否应该承认你是独角兽呢?

上市或者被收购的公司算不算?Sea上市后市值已经翻了几倍,上周五超过了368亿美金;而雷蛇则跌了80%左右,已经快掉出10亿美金的市值了。

Grab旗下的Grab Financial Group、GoJek旗下的GoPay、以及Grab/Tokopedia/力宝/东京盛世利为股东的OVO不管是烧钱规模和单独融资的估值应该都是达到了独角兽的水平 - 但是股东们肯定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烧了很多钱,尤其是疫情期间,哭穷是不二法则;

除了注册、其他都不在新加坡的公司不止Trax一家,印度的电商龙头Flipkart的注册地也在新加坡。是否Flipkart就应该算东南亚独角兽呢?这样的话世界上独角兽最多的地方岂不是开曼群岛?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开曼离我们有多远:

东南亚到底有多少独角兽?

当然,还有估值很可能马上就超过了10亿美金,但是被WeWork和疫情双重打压又掉下来了的PropertyGuru和Zilingo等等。 墨腾的朋友、东南亚老牌VC Cento Ventures是这么给东南亚公司估值归类的:

东南亚到底有多少独角兽?

在这里,我们就简短总结一下大家都在谈论的一些独角兽candidate吧:

东南亚到底有多少独角兽?

1. Grab

Grab应该算是大家最熟悉的东南亚独角兽了,无论是在东南亚常驻的朋友,还是过来玩的游客,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这个app。Grab成立于2012年,由马来西亚人(之后已经入籍新加坡)陈炳耀创立。早期专注于出行领域,在2015-2018年相继得到了滴滴、软银、丰田等公司的投资。经过了几年的发展,现已经扩展至外卖,快递,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多个领域。并在2018年击退了在东南亚烧钱了5年的Uber,合并其在东南亚的业务,成为了东南亚名副其实的超级app。截至2020年2月,Grab共筹集了约90亿美元融资,估值超过140亿美元,同时Grab也是东南亚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

很多人经常会拿Grab来跟国内的滴滴来对比。其实,没太大意义 - Grab早就不只是一个出行公司了。而滴滴要从出行突围到其他领域要面临尤其是亦敌亦友的美团和腾讯在内的重重夹击。

2. 冬海

天津人李晓冬在2009创办,当时叫GarenaOnline,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新一轮融资获得5.5亿美元后,才正式更名为Sea Limited。并于2017年十月在美国上市,现在是美股唯一的东南亚科技概念股。最初是以Garena游戏业务而声名鹊起,侧重的是PC游戏(代理LOL在东南亚的运营),之后进入手游市场。例如于2017年底推出的《Free Fire - 我要活下去》,自上线以来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吸金10亿美金。

近年SEA积极向其它领域拓展,形成电商(Shopee)、游戏(Garena)、电子支付(Airpay/Seamoney)这三辆马车并驾齐驱。游戏和电商也已冲出东南亚,向疫情宇宙中心巴西在内的海外市场拓展。而资本市场也十分看好这个来自东南亚的玩家,Sea从2019-2020年全年涨幅超过246%,截止发稿日,市值已经将近半个拼多多。

3. Lazada

Lazada是由德国互联网集团Rocket Internet于2012年设立的公司,起初是要把电子商务概念带进东南亚地区,之后吸引了来自阿里的注意,在2016年拿下Lazada控股权,并在之后的两年里陆续对Lazada进行3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2018年4月,原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一度空降Lazada担任CEO,可见阿里巴巴对东南亚电商的重视程度(和文化整合的难度)。一系列的人员和战略的变动也导致了Lazada这两年逐渐被Shopee反超。

4. 雷蛇

相比起其它独角兽企业,新加坡人陈民亮创立于1998年的Razer显得历经风霜,Razer作为一家游戏设备公司,两个总部分别设在新加坡和美国,在中国大陆以雷蛇为人所熟知。早期生产鼠标以及键盘等游戏设备,是世界上第一批赞助职业玩家的企业之一,也带动了电竞行业行业的发展。

在2014年10月,Razer推出Razerblade(灵刃系列笔记本电脑)随后接受来自英特尔的投资,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估值,成为东南亚的独角兽之一。并于2017年在香港上市,之后开始涉及手机制造以及移动支付等领域。虽然雷蛇在这几年尝试并没有太大的成果,股价也相比上市时缩水近70%,但是经常还是会出来刷存在感。例如申请数字银行牌照、在疫情期间开始生产口罩、推出全自动口罩售卖机,并可以通过下载雷蛇的RazerPay扫码免费获得口罩等。几乎成了一个公关公司了。

5. Trax

Trax是一家为零售业提供计算机视觉和分析解决方案的创业公司,说白了就是帮品牌做零售终端的市场调研。这家以色列创始人的公司成立于2010年,在零售和快消品行业拥有150多家客户,其中包括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青岛啤酒、百威等。并且业务覆盖50多个国家。

该公司在2019年7月完成由厚朴投资领投的1亿美元 D 轮融资,成为了新晋独角兽。博裕资本也是其股东。值得注意的是Trax在过去两年里陆续收购了美国众包店铺数据服务商Quri和中国朗镜科技,并任命朗镜科技 CEO 为 Trax 大中华区总裁,专注中国市场的发展。当然,手上有钱的时候收购比自己做业务轻松多了。

6. GoJek

GoJek作为东南亚的明星企业,其名称来源于印尼语ojek(意为摩托车)由Nadiem Makarim于2009年创立。起初只是20名摩托车司机,受到了Uber和Grab的启发(其创始人与Grab两位创始人同为哈佛商学院校友),或者直白了说,投资人的“建议”。Gojek应用程序于2015年1月推出,一路备受用户和资本的青睐,谷歌,淡马锡,腾讯,京东等纷纷对其进行投资,旗下移动支付Gopay也是印尼主流电子钱包之一。

2020年3月,Gojek宣布已为其F轮融资获得12亿美元的资金,并寻求100亿美元的估值。同时也在印尼,越南,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提供外卖,打车等多项服务。Gojek作为一家极具印尼特色的企业,在本土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在东南亚这个文化各异的区域里进行国际化拓展,正如墨腾在2019年十大预测中的第一条所预测的,靠着摩托文化起家的Gojek在海外的道路必定不会一帆风顺。

7. Traveloka

成立于2012年,东南亚第一大旅游业务平台Traveloka目前服务地区涵盖了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不仅与全球50多家航空公司合作,还与东南亚、香港、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将近10万家酒店达成合作。同时也该应用也包含了旅游行程、租车出行、美容服务、以及赛事门票等内容,堪称东南亚的“携程旅游”。对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东南亚来说,一款好的旅游产品,必然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随之而来的便是资本的青睐,Traveloka也获得了美国OTA巨头Expedia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投资。

当然,疫情对Traveloka的打击是相当巨大的,之前就因为估值太高到了一个不上不下的状态 - 如果估值下跌的话相信还是有很多资本感兴趣的。

过去几年Traveloka和Tiket的鏖战可能是东南亚除了打车、支付、电商之外最精彩的战场了。

8. Tokopedia

Tokopedia于2009年由出生北苏门答腊省的William Tanuwijaya创立。看名字应该是一个祖籍福建或者潮州姓陈的华人。在2014年,Tokopedia获得来自红杉资本和软银互联网与媒体公司(SIMI)1亿美元的投资。直到2017年,收购完Lazada的阿里巴巴再次将投资版图扩张到了印尼,向这个类似淘宝的C2C电商公司投资11亿美元;2018年底Tokopedia又宣布获得了由阿里巴巴和微软愿景基金领投的11亿美元的融资。Tokopedia在此次融资后的估值也达到了7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创始人Tanuwijaya也曾提起过他与软银亿万富翁创始人孙正义在2014年的第一次会晤,并将其视为公司的转折点。当时正是Tokopedia急需资金的关键时刻,他在寻找资金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挫折,拒绝他的那些投资人都只关心过去的商业模式,但孙正义却更关心他对未来的展望。随后双方一拍即合,Tokopedia也于当年获得这笔资金渡过了难关。

听起来就像是当年马云6分钟说服孙正义投资2000W美金的翻版 - 不过,听听而已。下面的这张图可能更有代表性 (4年孙正义没变,陈先生老了很多):

Tanuwijaya曾在2019年表示,Tokopedia 的目标是在 2020 年实现盈利(至少目前看到不太可能)。并会通过将业务渗透到最底层的人群来改变其业务重点,让每个地方的人都可以享受Tokopedia带来的便利,这也说明了Tokopedia短期内并没有国际化的意图。若想继续开拓印尼农村的电商市场,就必须攻克物流这一难关,而印尼的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想要发展电商,任重道远。

9. Bukalapak

Bukalapak 于2010年由Achmad Zacky创立,目前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电商公司之一。其先后从Batavia和 GREE Ventures手中拿到早期的资金。在2015年,得到印尼传媒巨头Emtek注资,当时持有了Bukalapak 49%的股份。Emtek下注了多项互联网业务,包括和蚂蚁合作的电子钱包支付业务Dana。

此后Bukalapak开启了多个领域的扩张,先后推出Mitra Bukapapak主攻线下乡村地区的小商贩。同时与Dana合作,推出 BukaDana,BukaCicilan等一系列金融服务。

虽然在印尼与Tokopedia同样专注线下和乡村地区,但是在国际业务上Bukalapak显得更为积极,在2019年5月,推出新的平台 BukaGlobal,把超过 400 万印尼商家与海外消费者对接起来。目前,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文莱的用户都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购物,尽管只是单向的。我们认为这些动作的PR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Bukalapak能否在激烈的东南亚电商大战里脱颖而出,还有待观察。

10. 京东印尼

国内比较少了解东南亚电商的人,可能大多数看到这个logo之后会在想是不是一个山寨版的京东,然而JD.ID早在2015年就开始在印尼运营,算是京东在海外全栈做商城的第一站。为了符合印尼的穆斯林文化,logo里面的狗也变成了马(也有人说是羊)。

位于雅加达的无人超市JD.ID X-Mart也是京东海外首家无人超市,也是京东迄今为止最大的无人商店。JD.ID目前已支持印尼365个城市的购物配送服务。

京东印尼的估值应该已经突破10亿美元。就个人的体验而言,JD.ID在印尼的运营还是相当接地气的,即便是在城郊,也会有看到JD.ID的中转站和带有其logo的货车,同时物流的速度也继承了京东在国内的优良传统,据其官方宣称:在印尼85% 的订单可以在1天(或次日)内送达。

不过这种相对重资产的方式是否适合目前还在跑马圈地的印尼电商市场,就见仁见智了。我们认为,这里面最大的因素可能就是东哥的决心、以及和印尼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了。

11. OVO

OVO始于2016年,当时该应用程序为印度尼西亚大型综合企业力宝集团(Lippo Group)旗下购物中心提供付款,积分兑换和金融服务。于2017年获得印度尼西亚作为金融科技公司的经营许可,逐渐发展成为电子钱包。

李文正(Monchtar Riady)的力宝集团是印尼财团之一,该集团控制着超过150亿美元的资产,并在零售,媒体,房地产,银行,自然资源,酒店和医疗保健行业有着大量的投资。例如近年在印尼大力宣传,号称“印尼的深圳”(但是丑闻频传)的Meikarta园区项目就是由力宝集团开发的。

凭借力宝集团的在印尼的关系网,从2017到2019年,随着电商和出行领域的迅速发展,OVO先后与Grab、Tokopedia进行战略合作,深度将电子钱包整合到Grab和Tokopedia等应用程序中。同时也稀释了近70%的股权给各方合作者,并收购印尼P2P公司Taralite,为消费者提供信贷服务。与印尼在线理财平台Bareksa开展合作,使用户可以通过OVO进行投资和理财。有了电商和出行等诸多应用场景的OVO,一跃成为与Gopay并驾齐驱的印尼移动支付领导者。在2019年的上半年处理了56.1万亿印尼盾(约40亿美元)的交易,占据了印度尼西亚全国近20%的数字支付交易额。墨腾认为,相对于Gopay而言,OVO拥有更加完善的生态体系,线下拥有力宝旗下众多商超,电影院等作为基本盘,线上拥有出行和电商等消费场景,成为或者保持Top 1应该不难。就看大家接下来是否愿意继续烧钱了。

12. VNG

VinaGame成立于2004年,是目前越南唯一的独角兽创业公司,早期游戏业务为主,曾代理过不少中国的武侠网游,比如剑侠情缘系列。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被腾讯收购了近20%的股份。近年逐渐扩张到电子商务,社交,电子支付等领域,旗下Zing(视频音乐平台),Zalo(社交app),ZaloPay(移动支付)服务越南近1亿消费者。

VNG也曾获过得IDG Ventures Vietnam 以及 CyberAgent Capital 的投资,腾讯也有一部分股份,目前估值约27亿美元。

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经常把VNG比作越南的“小腾讯”,但至少比冬海更像腾讯。VNG在平台,社交,支付等领域稳步发展。VNG也有时候会和腾讯爸爸抱怨冬海在越南的步伐太快,毕竟兄弟两个是竞争关系。

13. 菲律宾某奇葩公司

Revolution Precrafted 是2015年成立于菲律宾的预制建筑创业公司。类似于以搭积木的方式来实现房屋的快速拼装,并可定制化装修和需求。

2017年10月,筹集了由新加坡风险投资公司K2 Global牵头的B轮融资。该轮融资筹集了一笔未公开的金额,使这家初创公司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成为菲律宾第一个独角兽企业。其创始人罗比(Robbie)来自菲律宾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曾表示希望Revolution Precrafted能像宜家将家具运送到消费者家中一样,也可以将整个定制的房屋运送给客户。Robbie的画风是这样的:

预制房屋的存在也为那些想要拥有专属房屋或土地,但不知道如何设计房屋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相比家族里经营的房地产行业,他更希望以这种方式来颠覆房地产行业的传统模式。

至于他值不值独角兽的估值,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们不信。

东南亚会产生更多独角兽么?

从上述遍布东南亚的四个国家的13家独角兽企业里来看,11家独角兽企业都聚集在了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这其中以电商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就达到了5家。可见东南亚电商市场潜力之大,而电商的普及必定也会促进物流,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新加坡和印尼也分别通过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人口体量占据了先发优势,至于菲律宾和越南这两个人口均过亿的国家。虽然现在只分别拥有一家独角兽(而且其中一家还很奇葩),但随着东南亚整体的发展加上资本的注入,或有希望再涌现更多的本地初创业进入这个行列。

届时东南亚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也将不再是以新加坡和印尼为主导。然而对于东南亚这个不同地区文化差异极大的区域,独角兽们要想覆盖整个东南亚6亿人口的市场,如何打通国家地域之间的文化界限,深入了解当地消费习惯和环境,是每一个独角兽以及海外企业都需面临的难题。

毕竟,在新加坡做线下超市的昇菘,目前市值也超过了16亿美金。如果是科技公司的话,也就成了独角兽吧。还不用说超市业的龙头职总平价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将近20亿美金。 做线上超市的RedMart没做起来只能怪自己脑子没想清楚。

所以,疫情过后的一个十年,东南亚产生更多的独角兽还是很有希望的。

(来源:墨腾创投)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雨果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请联系我们 。

相关标签: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收藏

--

--

分享
墨腾创投
分享不易,关注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