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部分:世界上发生了什么?
① 3月2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法案。
这个新闻简称“美国要印钱了”。
美国政府的目标也很清晰,想通过印钱的方式让全世界为他们糟糕的经济状况买单,俗称“薅羊毛”。
很多人不明白,印钱又不是个技术活,哪个国家都能印。为什么美国政府印钱就可以薅其他国家的羊毛,其他国家滥发货币就会导致本国经济通胀甚至经济崩溃呢?
原因是,美元是目前世界上大家都承认的流通货币,他们可以收“铸币税”。
那么,“薅羊毛”到底是怎么个薅法呢?
举个栗子:
全世界有10000公斤大米和10000美金。
大米价格为10000/10000=1美金。
美国持有5000美金,其他国家持有5000美金,各方拥有5000公斤大米。
灾难爆发,需要屯粮食,美国偷偷印了10000美金。由于通货膨胀,大米的价格是20000/10000=2美金。
美国持有15000美金,他就可以买走15000/2=7500公斤。
其他国家手里的大米只剩下2500公斤,剩下的2500公斤就别美国薅走了。
这次美国印钱除了美国获益,中国有哪些人会获益?
答曰:跨境电商。
自从美国开始举国发钱后,跨境电商的生意一下子好起来,但是,随即引发的问题则是由于美元超发导致的美元泛滥和人民币贬值。毕竟是都不是傻子,你印我也印呗。
前几天看新闻,说现在美元泛滥成灾,人民币持续贬值,很多跨境电商的美金既定的结汇渠道停止美金业务,他们现在是望美金兴叹中。因为这个时候炒外汇的风险比较大,大家更倾向于按兵不动,等等看。
② 4月8日,德国联邦政府内阁决定修改《对外贸易支付法》
2016年,美的集团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Kuka)。
吉利和北汽集团均是戴姆勒股东。
戴姆勒市值在疫情期间下跌53.8%。
汉莎航空市值从2020年年初约80亿欧元跌到40亿欧元。
疫情引发股市低迷,多家德国知名公司市值均下跌超过5成。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修改了《对外贸易支付法》。
以前,非欧盟企业收购德国企业,股权达到25%才审核,现在把股权收购的审核标准已经下调到10%。
德国政府希望以此阻止那些不受欢迎的外资对关键行业公司的收购。
虽然没有明说,但媒体普遍认为,德国修法主要针对中国投资者。德国政府警告企业要谨防疫情带来的收购潮,推出一揽子援助计划,联邦官员警告可能出现恶意收购。
由此可见,德国的企业目前状况不是很好,而中国对人家企业虎视眈眈也非一朝一日,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蓬勃发展已经让很多国家非常焦虑了。
2
第二部分:去中国化
3月31日,特朗普在白宫新冠病毒疫情资讯会上表示“把美国 建设成一个全面独立的繁荣国家:能源独立、制造业独立、经济独立、国界主权独立”。
随后,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Larry Kudlow表示,可以通过回流支出费用化的形式,鼓励美国企业回迁。
东风汽车4月14日表示,公司与雷诺双方计划对东风雷诺进行重组,东风雷诺停止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
日本追加预算2200亿日元资助企业撤回本土,以及235亿日元协助企业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国家
对中国人而言,面对呼声很高的“去中国化”,首先要考虑三个问题:
1.去中国化合理吗?
2.可行吗?
3.后果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就这三个问题分析一下。
从1月份开始,德国汽车的销售和生产都受到严重打击。根源在于很多汽车零件需要从中国进口。后果则是,工厂停产、企业营业额骤减。
法国的情况更糟糕,据法国汽车制造商委员会5月初发布的公告,4月份法国汽车市场销量同比下跌88.8%。
到六月,全国将有约50万辆汽车滞销。
马克龙也是在5月26日宣布了汽车产业振兴计划
实际上,在三月中旬之前,也就是国外疫情爆发前,欧美公司已经开始对其供应链进行非常精准的分析,其核心思想则是:价格将不再是唯一考量指标。”安全”供应是新的考量主题。
大家知道,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是从“工业化”到“去工业化”的过程。现在要把企业回迁,那就意味着他们会进入到一个“再工业化”阶段。
但是,就个人而言,我对这种甚嚣尘上的“去中国化”的呼声持不屑态度。
原因如下:
①企业回迁,可能短时间内会带来一些新的工作机会。但从长远来看,代价则是企业利润降低,产品价格上涨,最终也将损害消费者的福利,这不是理想的结果,也不符合资本逐利的天性。
②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经过了长达三四十年的时间。这是根据不同历史阶段或主动或被动适应的结果。这个过程其他国家是难以复制的。
③ 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把制造业放在离市场近的地方,是企业的理性选择。各国政府不可能强制所有海外企业进行不符合其利益的转换。
④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战略实施了10年,从结果看收效甚微,连个水花都没激起。不管政府怎么推,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量,都不愿意在国内进行过多投资。
虽然制造业回流战略实施了10年,结果却是制造业的人口在不断萎缩,制造业的从业人数的比重从原来的8.8%下降到8.5%。
综上,“去中国化”是非常荒谬的。
3
第三部分:疫情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这次疫情之后,不但不会“去中国化”,反而会加快去美元化,去美债化和去美国化的进程。
因为在疫情期间,美国大国信用尽失,大国形象逆转,使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美元、美债,和美国其他的无形资产受到重创。
路易十四说:
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特朗普和路易十四有很相似的心理。为了连任,不断透支美国国家信誉,丝毫不考虑后果。
而大家最关注的美元,一旦没有美国的国家信用做依托,必将会被新的货币所代替。
与此同时,中国一带一路政策不断地推进顺利。截止目前,已经有140个国家和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本,包括欧盟中的第一个国家意大利。
第四部分:对外贸的影响
作为外贸人,我对外贸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
首先,会有更多的订单。
从四月中旬开始,我的订单逐步恢复正常,并且呈上升趋势。这其实在情理之中。
人会报复性消费,企业也会报复性赚钱。
另外,让我惊讶的一个现象发生了,从四月到现在,我已经收到了来自欧盟客户的四笔人民币汇款。
可见,现在和中国人做生意,选择人民币结算对买家来说比付美金划算了。
其次,开发客户的方向会变多。
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为外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没有必要担心外贸单会受到太大影响。
但是,这次疫情仍然给企业带来了不少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反思,学会未雨绸缪。
疫情带来了震荡。但不要怕震荡,因为震荡代表着松动,而松动则意味着机会。
有很多大企业已经做出了表率:中石化跑去卖菜了,999感冒灵去做方便面了,红豆开始做防护服了,比亚迪开始卖口罩了,华西村做熔喷布了。。。。。。
我们需要思考哪些问题呢:
作为外贸企业,你的防守策略在哪里?
如果有一天别人杀进了你的基本盘,请问怎么办?
(来源: Tess外贸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