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顺丰控股开盘一字跌停,报收于72.72元。股价大跌的原因离不开顺丰控股在4月8日晚间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顺丰第一季度净亏损将达到9亿至11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9.07亿元。
4月12日,顺丰控股午后持续下挫,盘中再度跌停,连续两个交易日跌上微博热搜,俨然成为“热搜常客”。上周五,顺丰控股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称归母净利预亏9亿至11亿,股价一字跌停闪电;后顺丰控股召开股东大会,董事长王卫因业绩预亏致歉,“顺丰董事长王卫因预亏致歉”再上热搜。
今日,顺丰控股再度跌停,股价报65.90元/股,两天市值蒸发近670亿元。截至收盘,顺丰控股跌幅9.38%,成交金额超111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上周五,顺丰控股一字跌停。至此,顺丰控股两天市值蒸发约700亿元。
此番大跌或是因为一季报预亏11亿的利空消息。4月8日晚间,顺丰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9亿元至11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9.1亿元。
虽然在公告中,顺丰表示第一季度的亏损主要由于拓展新业务以及疫情激化了同行竞争,顺丰也增加了给一、二线在岗人员的补贴,但还是不难看出顺丰作为曾经的“快递一哥”正面临着行业洗牌的压力和必须自我提升的紧迫感。
电商快递行业局势险峻?
在电商崛起并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快递市场虽然长期处于“通达系”、顺丰、京东多方竞争的局面,但总体来说发展是良性的,消费者能依靠自己快递的物品、地点、时间,选择合适的快递公司。
然而随着极兔速递2020年3月登陆国内市场开始,趋向平衡的快递价格体系被打破,快递行业似乎又重新进入了价格战的斗争。以义乌为例,义乌2020年快递平均单价下降到2.79元/件,有些极为轻薄的快件,甚至仅需8毛即可发货。
低廉的价格无疑成为了这些新公司抢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武器,同时也逼迫中通、圆通、顺丰、韵达等多家快递公司纷纷降价。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资本烧钱撑起的价格战,最后也会让股民买单。
虽然近期极兔速递已经收到警示要求整改,4月9日其在义乌的部分分拨中心也已经停运,但对顺丰等快递龙头企业仍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从财报看,顺丰的市场份额被挤占,成为2020年唯一市场份额下降的快递公司,净利润增速也明显放缓。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来看,有可能是顺丰在下沉市场方面沿用了低价战略,若是这样的话,烧钱速度就会很快”。
与此同时,顺丰的同行们,也是其竞争对手通达系,今年1-2月同样业绩大增,而单票收入也是同样处于同比下跌。
不难看出,这其中有快递行业“价格战”的因素,但也不排除属于行业特殊做法。
(来源:K哥聊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