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的时候偷偷吃零食,你以为老师看不见吗?
对于卖家来说,想要铤而走险,选择黑帽运营,亚马逊往往也把其招数看得明明白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有的行为是严厉打击,例如一些违规操作,不过对于另一些行为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话题热议#亚马逊又有新招!
亚马逊重锤虚假Feedback!
你还敢搞假吗?
亚马逊一场轰轰烈烈的的封号潮,仍旧没有封住一些卖家急于求成的心。有一些卖家还是选择了富贵险中求,但是忘记了亚马逊在打击刷单测评方面的决心,因此,马失前蹄也是他们的结局。
打击虚假评论一直是亚马逊在做的事,然而不同寻常的是,亚马逊近期开始对Feedback(卖家反馈)下手了。
据外媒 Axios 报道,近日,亚马逊起诉了马萨诸塞州的一家公司,称该公司向亚马逊上的第三方零售商出售虚假Feedback,来提升卖家反馈等级,并为已被暂停销售的卖家创建账户。
在本案中,亚马逊起诉了一名“Trey King”的男子和他的公司,称其涉嫌销售虚假的 5 星Feedback,帮助卖家提高产品排名和转化率,并从中牟取暴利。诉讼称:“被告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及不法卖家的利益,欺骗亚马逊的客户,玷污了亚马逊的品牌。”
据报道,King 在其公司的网站上销售的服务包括“亚马逊反馈”套餐,价格范围从为单个商店提供10 条评论的 300 美元“基本”套餐,到为六个在线商店提供100 条评论的 800 美元“企业”套餐。
在长达 19 页的诉讼书中,亚马逊指控King和他的公司违反了《华盛顿消费者保护法》,还违反了亚马逊公司的合同规定,请求法院禁止King和他的公司继续出售虚假Feedback,并要求其交出刷单客户名单和从中获得的利润,以及向亚马逊提供赔偿损失和法律费用。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亚马逊首次针对涉嫌兜售Feedback的“虚假评论经纪人”的诉讼,此次破天荒的举措,又向卖家们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呢?或许是愈发收紧的监管政策,又或者是亚马逊管控方向调整,总之,各位卖家还是要多多注意。
事实上,近期亚马逊一直在加大力度打击欺诈和假冒行为。
上个月,亚马逊和 3M 公司联手起诉了60 多家第三方卖家,指控他们在亚马逊零售网站上兜售假冒 3M 医疗设备作为假冒圈的一部分。
同样在上个月,亚马逊宣布已对大约10,000 个 Facebook 群组的管理员提起诉讼,原因是这些群组为愿意发布虚假产品评论的买家协调现金或货物。
近日亚马逊假冒犯罪部门联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和海尔集团旗下的GE电器公司,对16名卖家提起集体诉讼。原因是这些卖家在亚马逊商店上销售假冒的GE品牌净水器。
总体而言,亚马逊对于卖家的违规运营态度坚决,既是自上而下的一通整顿,又让不少卖家闻风丧胆,还维护了自己的品牌声誉,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淘宝那套用到亚马逊?
卖家索评害人害己!
亚马逊的重拳出击之下,部分卖家依旧不放弃使用黑帽手段。
近日,据跨境媒体报道,海外社交媒体上有人曝光了一封来自亚马逊卖家的索评信。在索评信中,有明确表示“只要把购物的订单号和评论生效链接发到指定email,就可以将一张20美元的礼品卡兑现”。根据其他线索也被判定,该媒体也声称,发出索评信的卖家来自中国深圳。
有卖家认为,“这是把淘宝的那一套用到了亚马逊上,真服了”,不仅如此,除了上文提到的返款福利式索评,还有卖家卖惨式索评。据悉,今年年初一位美国亚马逊本土买家在亚马逊上买了一个产品,打开之后,发现里边有一张“We need your help!!!"的卡片。按照该买家按发帖人提供的线索,店铺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义乌。
索评类操作在亚马逊依旧滋生,被曝光的卖家账号还面临着何种惩罚我们还不得而知。不过,为什么这些卖家明知有账号被封的风险,依旧选择铤而走险呢?想来还是因为内卷态势愈发严重,跨境企业发展也迫在眉睫,没有评论、没有销量对于一个店铺也是死路一条,因此,只能冒险一试。
在此,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环境多难,我们做亚马逊不可抱有侥幸心理。社交媒体的曝光只会把整件事闹得更大,而亚马逊对于媒体的报道相当敏感,这关系着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以及股价,很有可能会让其他卖家也被牵连......
上帝视角亚马逊,
为何对这一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拥有上帝视角的亚马逊,其实对卖家们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对于礼品卡索评、删差评的做法,亚马逊绝不姑息,但是对于卖家提报秒杀的频率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常情况下BD是一个月提报一次,LD一个月三次。然而,有卖家发现在亚马逊前台看到一个产品,连续4周参加BD,因此,他很疑惑:这种方式被亚马逊抓取到会影响到账号吗?还是会被取消链接的秒杀资质?亦或者有没有可能亚马逊之后会秋后算账?
同样有卖家认为自己类目的一个产品更离谱,不但可以连续4周BD,而且每次BD价格可以越跑越高,真是离天下之大谱,然后现在还在关键词前排,拿着小类目BSR,这种无敌打法直接短短3个月推爆一个产品。
对此,有卖家坦言,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先不说风险程度,亚马逊巴不得卖家天天跑促销,提报活动可以收佣金、报名费,买家可以买到便宜货,何乐而不为呢?其次代报BD、LD的服务也很久了,没啥大问题,秋后算账这个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也是个几率问题。
另外,大家也很关心达到多次报秒杀的方法是什么,有卖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并表示亲测有效:
该卖家也提示到,这些方法是后台操作,完全合规,只不过这种连着秒的方法也只能偶尔进行,不能长期实现。如果大家真的有需要,可以选择值得信任的服务商,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亚马逊平台玩法很多,但是都逃不开亚马逊的管控。
都在说大环境不好,但是总体而言,卖家们还是应该深耕产品,在一些运营上玩花招,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否则一朝被蛇咬的,就不幸变成了自己。
(来源:侃侃跨境那些事儿)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