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旺季新品广告怎么打,怎样安排安全
1. 新品上架首月:稳扎稳打,掌控精准流量
(1)自动广告紧密匹配新品推广的第一步,是利用自动广告获取基础流量。在新品上架首月,推荐仅开启紧密匹配的自动广告,将预算控制在总广告预算的20%以内。这样做的原因是,此时亚马逊的系统对产品还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位,过多的宽泛匹配可能引来不精准的流量,导致点击率低下和广告浪费。通过紧密匹配,卖家能够确保广告流量较为精准,避免广告费用的浪费。
(2)选择二级关键词投放精准广告大词的竞争激烈,通常对于新品来说并不适合在早期投放。因此,推荐卖家在首月主要投放二级关键词,并采取SP_M精准广告形式。可以选择5-10个竞争较少的二级关键词,每个词独立创建一个广告活动。这有助于新品快速提升关键词排名,带来稳定的广告订单和自然流量。
(3)核心大词低竞价投放虽然新品初期不宜高竞价推大词,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建议选择几组核心大词,采取低竞价的方式进行投放,每个关键词单独设立一个广告活动。这种策略能够在低成本下补充订单,同时便于卖家及时调整竞价和溢价,以提高广告表现。
2. 新品上架次月:放大广告效果,逐步主攻大词
在第二个月,随着产品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广告权重和销量,卖家可以逐步增加主推词的投放力度,并且开始考虑大词的竞争。
(1)加大二级词推广力度此时,建议继续投放上一月主推的5-10个二级词,并在此基础上再增加5-10个新的二级词,每个词独立设立广告活动。这有助于稳固已有的关键词排名,同时不断拓展新品的搜索覆盖面。
(2)核心大词中高竞价投放与首月不同,次月卖家可以适当提升核心大词的竞价,采取中高竞价策略抢占广告位,提升曝光量。此时,广告的基础数据积累已经较为稳固,广告的表现也会有所提升。
(3)自动广告继续紧密匹配尽管产品已有了一定的定位,但为了保证精准流量的持续输入,依然建议保留紧密匹配的自动广告投放。这能够帮助卖家持续获得较为精准的点击,避免不必要的广告费用支出。
3. 新品上架第三个月:关键词稳定优化,扩大流量来源
到了第三个月,卖家应将重心放在稳定关键词排名和优化广告表现上,同时扩展流量来源,逐步引入更多广告形式。
(1)SD/SB广告引入在第三个月,建议卖家加入SD(展示广告)和SB(品牌广告),以低预算策略尝试扩展流量来源。此类广告有助于卖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收割更多不同渠道的流量,提高曝光率。
(2)持续优化二级词与大词二级词和核心大词的广告活动应继续进行,同时卖家应根据广告表现和转化情况,适时调整竞价策略和广告溢价,确保广告ACOS(广告花费销售比)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3)广泛匹配的核心关键词广告在该阶段,卖家可以尝试在二级词和核心大词的广告中引入SP-M广泛匹配策略,进一步扩大广告覆盖范围,获取更多潜在客户。
额外建议:结合BD活动提升新品销量
2024年,结合BD(促销活动)推广策略已经成为不少成熟卖家在新品期的常用方法。特别是WOOT高频率提报BD活动,能够为新品带来大量额外流量和订单。数据显示,参与WOOT高频率BD的新品,往往能实现比未参与
相关文章推荐:亚马逊广告底层逻辑,亚马逊广告目的详细解析
封面/图虫创意
(来源:出海记事本)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