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2021年跨境电商赛道竞争提速得如此之快。
主流市场渗透率加速,各大门派抢占高地插“战旗”,新兴市场蓝海之争初开启,赢家未知。
平台之间,一场事关生存的战争正在打响。
“黑洞效应”初显,平台竞争加剧
线上购物的便利性,平台已经“吆喝”很久了,但在渗透率方面一直进程缓慢。2020年电商平台的发展被按下了加速键,以过去的增长节奏,原本需要3到6年的发展周期一下被提速,大量实体企业将资源转移到了电商平台,eMarketer数据显示,美国非亚马逊平台GMV总体增长了44.3%。
图一:美国电商平台增速排行榜,资料来源:eMarketer
可以注意到的是,增速大涨的Top10电商平台诸如Target、Kroger、Best Buy、Costco,在2020年销售额翻了一倍多后,今年增速都有所滑落,部分甚至不敌2019年的水平(如图一)。所以美国电商市场发展最受益的,恐怕是这些线下连锁零售企业。
高落差下,电商平台竞争只会愈加激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说过去巨头的“黑洞效应”还不明显,如今亚马逊王者地位日趋稳健(如图二),大量的资源聚集于头部,如果不想被其“黑洞效应”所吞噬,非亚马逊平台必须加紧脚步,做大做强。
图二:2021美国TOP10电商平台份额预测,资料来源:eMarketer
比近、比大、比精,平台间正掀起一场全方面的比拼。就像“黑洞”距离太远,也不会起到作用,吸引消费者购买,就要距离消费者够近,利用分布各地的网点,提高配送时效,Target和Best Buy等传统线下零售商在这方面就颇具优势。
“大”体现在品牌规模以及品类上。品类越齐全,可提供的具备兼容性的产品更多,优势越大,就算自身提供不了,通过收购扩大经营面,也不失为一种方式。
“精”体现在质量和服务上,越是专业,基底越深。近年来聚焦于快时尚领域的SHEIN、VOVA、Floryday的发展势头越来越旺,大火的精品独立站频频受到瞩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
当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黑洞效应”在电商领域的表现将会越来越明显,要么抢占市场,要么被吞噬,未来平台间的竞争,也都会在这三个维度上分出胜负。
亚马逊与Shopify之争,新兴市场成焦点
谈及电商平台之争,就不得不提到2020年的新锐——Shopify,除了销售额超过EBAY,增速和市场热度无人能敌,在多个地区也都取得了亮眼的业绩。
图三:按商家地理位置Shopify的收入,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图四:按商家地理位置Shopify 的收入同比增长,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美国地区是Shopify最重要的收入驱动力(占 2020 财年收入的 66.7%,如图三),但美国地区的增长在疫情前就已呈现下降趋势(如图四),其他地区的增速都有持续赶超的势头。
图五:亚马逊各版块收入同比增长,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2020年前三季度,亚马逊北美市场板块增速都大幅度领先于国际市场,但是从2020年Q4开始,国际市场增速突然赶超北美板块,2021年Q1国际市场同比增长60.4%,北美板块同比增长则为39.5%(如图五),北美市场增速从2020年Q2达到高点后,持续下滑。
图六:Shopify和亚马逊收入增长趋势。数据来源:S&P Capital IQ
过去5年,Shopify 的收入增速在每个报告季度都远超亚马逊,LTM EBITDA(前12个月期间息税折摊前收益)同比增长99.6%,亚马逊的增长率则为41.5%,过去3年Shopify 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63.3%,超过了 29.5%的亚马逊(如图六)。
图七:美国零售电子商务收入同比增长。数据来源:Statista
Statista预测,美国零售电子商务收入增长预计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放缓,从2021年的8.7%到2025年的2.7%,2020-2025年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73%(如图七)。
鉴于市场规模大小,欧美市场依然是跨境电商极其重要的板块,但未来增长大部分可能将来自于其他海外市场。
疫情给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加了一把燃料,平台间的竞争也说明了,除了走好脚下的路,也需要时常关注外部的风云变幻,居安思危。2021年已过去了一半,尽管有一些波动,但危机中也孕育着新的机遇,需要我们去“识”,去“寻”,用发展的“确定性”对抗外部的“不确定性”。
(来源:ZT观察)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来源:ZT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