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cifnews.com/dev/20210426/04d25bece51f4f3694667d041bf9aa1c.png?x-oss-process=style/user-list)
中国现有渔具生产企业超过2000家,是名副其实的渔具生产大国,但中国渔具最终流向还是以海外为主。即便是重视国内市场的渔具企业,内销比重也不超过30%。
虽然是销往海外,但中国渔具产业出口以 ODM、OEM 为主,使得中国的渔具品牌与海外品牌有着非常鲜明的对比——不少由中国企业代工的品牌已经名扬海外,而中国渔具品牌难以在海外产生影响力。
出海是中国渔具品牌好的出路吗?据联合国相关统计,目前全球钓鱼参与者数量在2.2亿到7亿之间,钓鱼赛事遍布全球,参与者的热情逐年提高,尤其在欧美地区,具有相当成熟的钓鱼产业与文化。
不得不说,出海策略并没有错。但为什么中国渔具品牌难以打动全球消费者?作为中国企业,应该怎么突破目前困境,让品牌冷启动享誉全球?
出海研究院根据丰富的数据以及实践总结,重磅发布「渔具行业品牌出海策略报告」,一同探讨破局之路。
渔具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因为渔具类产品种类较多,不同水域、钓法、鱼种都会对渔具产品提出不同的要求,鲜有一家企业能覆盖全部渔具品类,这让渔具生产更具聚集性特点。
除此之外,本报告深入解读中国渔具行业目前在品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现状,针对优势和存在问题,洞察未来的发展机会,提出建设性的发展建议。
中国渔具的出海并不是毫无根据。钓鱼运动在欧美地区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国民运动”,以享有“海钓之国”之称的美国为例,每6人中就有1人参与钓鱼运动。这里是渔具品牌的沃土,不少渔具品牌在这里孕育壮大。
此次报告中具体地分析了3个典型的渔具品牌,分享他们在品牌策略、营销要点、渠道选择上的特点。在这些案例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渔具出海的特别注意事项,而且还能了解到 DTC 品牌出海在欧美市场的共性特征。
具体如何做好渔具的品牌出海?
根据这些经验为中国渔具品牌的出海冷启动提出详细可操作的实践建议,从选品策略、品牌定位、渠道选择、独立站运营,到引流和营销, 赋能卖家品牌出海。
报告获取方式
关注或者在评论区留言,给大家发送渔具行业品牌出海策略报告!
(来源:跨境必知bineans)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来源:跨境必知bine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