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cifnews.com/dev/20240830/36440a8c4e2a48ea91878e4b4405afc4.png?x-oss-process=style/user-list)
被印度客户拖欠货款确实是一个复杂且令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跨国追讨时。如果双方之间没有争议,但对方仍拒绝支付货款,可以考虑“停业整顿程序”等多种法律和非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出口商:上海某公司
进口商:英国某公司
案例背景
• 突然不付货款?
2018年,江苏公司在拓展海外市场时,于一场国际展会上与印度公司结识并建立合作。起初,双方合作顺利,业务有序推进。
但在2019年,江苏公司按合同向印度公司出运两批货物,价值81000美元,约定见提单日后90天付款。付款日到期后,印度公司却未支付货款。
• 周转不灵,分期付款?
江苏公司联系印度公司,对方称资金周转困难,希望给予10个月的宽限期。江苏公司清楚10个月时间太长,风险太大,试图协商新还款方案,可双方多次沟通后仍未达成一致。
此时江苏公司陷入两难,强硬追款怕破坏合作,拖延又担心货款损失。于是,江苏公司决定委托Harry调取印度公司的企业信用报告,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期望借此找到解决办法。
信用报告揭示真相·恶意拖欠原形毕露
报告显示:
01、大集团子公司
印度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印度一家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集团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该集团在印度本土及国际市场涉足多领域,实力雄厚,印度公司依托集团获得一定资源支持和市场背书。
02、资金状况良好
从财务报告来看,印度公司资金规模可观,资金流动性良好,能灵活应对各类短期资金需求,公司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盈利水平不断提升,完全具备支付货款的能力,并不似其声称的“资金周转困难”。
综合以上信息,印度公司完全具备支付货款的能力,所谓的 “资金周转困难” 不过是恶意拖欠的借口。
这份报告让江苏公司认清形势,没有继续被印度公司的虚假说辞误导,让损失加剧。
巧用法律手段·成功追回欠款
根据信用报告情况,建议江苏公司采用停业整顿申请的法律程序(Winding - up proceedings)向印度公司施压。该程序威慑力强,一旦债务人恶意拖欠,将面临法院强制清算;债权人还能依据债务人付款情况灵活撤回申请,且时间和费用成本相对可控。
江苏公司采纳建议,委托本土催收渠道向印度公司寄送通知函,要求其在三周内偿还债务,否则将申请强制停业整顿。印度公司收到通知函后倍感压力,一周内就支付了全部欠款,江苏公司成功挽回损失。
印度司法体系沿用英国普通法法系,普通诉讼追讨程序通常需8年,过程冗长、成本高昂。而停业整顿法律程序一般2年就能判决,大大节省了时间和费用。
不过,若法院受理申请后证实买方无偿付能力,会签发清算令,债务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出口企业无担保债权难以得到理想赔偿。因此,当出口商使用该程序施压时,需先通过第三方机构深入调查买方资信,确保其有偿付能力后再行动。
应对建议
在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时,建议出口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以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01、关注国别行业风险·及时防范应对
在国际贸易中,买方信用状况与所在国经济政治形势紧密相关。以该案件为例,2019年印度经济增速创6年来新低,财政赤字加剧,失业率攀升,经济增速下滑。导致印度企业付款能力和意愿下降,易拖欠货款。
因此,出口企业开展贸易时要关注目标国经济政治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留意官方渠道预警信息。一旦发现风险信号,及时调整贸易策略、优化付款方式等,规避潜在风险。
02、开展资信调查·筛选优质买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口企业交易前开展全面资信调查至关重要。应委托如专业机构,收集潜在买方信用资料,包括资金规模、企业实力、经营状况、历史交易记录和商业信誉等。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信息,企业能准确评估买方信用状况,筛选出优质买家合作。与优质买家合作可降低交易风险,保障货款回收,他们也会权衡违约后果。而资信差的买家缺乏诚信,欠款后追讨难度大。所以,做好资信调查是保障贸易安全的关键。
03、购买保险、保理·获取风险保障
为规避和减轻信用风险,出口企业可利用政策性保险工具,如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和采用保理服务。
出口信用保险能为企业提供收汇保障,买方违约时,保险机构按合同赔付,减轻企业财务损失。选择出口信用保险提供商时,企业要选经验丰富、信誉良好、实力强大的机构。
保理服务是有效的风险转移方式。企业可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保理商提供融资、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担保等服务。通过保理服务,企业能提前获得资金,稳定现金流,保理商还能评估和监控买方信用状况,降低企业信用风险。
(来源:外贸风控-Harry)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